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6期
编号:11530264
脑脊液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李新立 张元伟 张晓明 赵宏伟 夏 强 李 强 刘群才
第1页

    参见附件(245KB,2页)。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AIDP)。其发病早期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1],含量越高,神经根损伤越重[6];如何使GBS早期升高的脑脊液蛋白含量降低,减轻其对神经根损伤的持续损伤,降低致残率,目前国内尚无详细的报道。2004年06月至2006年06月对69例GBS早期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者加用或不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选择GBS患者69例,男43例,女26例。年龄16~51岁,平均年龄(28.57±10.38)岁。其中轻型(四肢肌力3级以上,无脑神经损害及呼吸肌麻痹)25例,中型(四肢肌力3级以下,可有脑神经损害及轻度呼吸困难,不需要辅助呼吸)28例,重型(四肢瘫伴呼吸肌麻痹及球麻痹,需气管切开及辅助呼吸)16例。均为首次发病,发病后7 d内无经任何治疗入院,根据GBS诊断标准[2]确诊,且院内生存者。

    1.2 检测方法 69例GBS病人,均于入院当天常规操作下行腰穿,留取脑脊液3 ml检测脑脊液蛋白含量。另设健康组30例,均为我院健康自愿检测人员,男20例,女10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6.28±9.58)岁;腰穿检测脑脊液蛋白含量1次。测定脑脊液蛋白含量采用终点法,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各种操作严格按试剂盒中说明书进行。

    1.3 治疗方法 69例GBS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7例,入院后在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适量脱水、糖皮质激素增减、对症、支持等治疗的同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5KB,2页)